汗,真是个得罪人的话题。。。
1. 开发团队良莠不齐
软件开发是一种基于技能的服务。
技术能力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很难做到像在商店里买东西一样的一目了然。
在软件工程领域努力的同学一直在寻求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和方法论。
但是不论哪种方法提出来,都会有另一群同学晃着脑袋说,嗯,有瑕疵(场景脑补)
2. 首付款的陷阱
首付款,不知道是哪位大侠引入行业的。
到今天,十个项目合同里有九个是要有首付条款的。
合理吗?
乙方说,合理啊,让兄弟安排团队做事情,先给一笔钱,那叫诚信。
甲方说,不合理啊,什么事儿还没做呢,就先掏钱,这不科学。
3.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开发费用评估,整不好,就是一个罗生门。
甲方希望在报价上再压低,乙方希望在报价上再多加些水分。
乙方:这个项目太复杂,100万吧。
甲方:这个?其实,我们只有10万的预算哪。
乙方:成!什么时候打首付(啊,首付,你又出现了)。
信息不对称,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定价体系,连隔壁老王都说,这事儿,难办。
4. 工期一拖再拖,甲方做成了乙方
之前说好的项目工期,真到了快验收的时候,就会一拖再拖。
事情怎么会这样紫的?
闪回
开始阶段你通常听到的标准回复:搭框架呢,别急,我们都是按照BAT的高并发架构来的
过了一段时间:框架好了啦,别急,只是看不到前面的样子嘛。
眼看快到验收了:靠,工程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了,兄弟们已经加了n天的班了(时间要视工程长短定,别脑子进水,说多了哈)
你,已经像哥本哈根水边上的美人鱼一样,雕塑了吧。
5. 追加项目款,花样翻新
这个要结合着上面那个题目来。
项目延期了,乙方几个兄弟一合计,咱们得坏事变好事。
第二天,项目经理带着商务经理兴冲冲找到你:咱们这个项目是对标BAT的大平台做的,架构性能那是杠杠的,只是,项目费用,怎么也得翻番了,咱们得做行业领先的东西。
这个当口,
不做吧,前期已经投入了(学名:沉没成本)
做吧,等于承认预算没做好,自己也有老大管着,左右为难(学名:沉默成本)
6. 玩失踪,没办法
说一个罗马尼亚工程师的故事。
真事。离咱们又远,不得罪人(请猜测我得意的表情)
甲方是硅谷的一家好歹也是500强的公司,离岸外包给了东欧的兄弟,项目做到一半,人找不到了。电话不接,邮件不回,急的火上房。
一个月后,老兄来了,一问,回老家罗马尼亚度假去了。
当然,如果在咱们这儿,现在倒是不用太担心这个情况。
找不到人,老大一句话:赶紧看他朋友圈,这是又去哪儿浪去啦!
7. 服务期,不在服务区
九九八十一难,都过了是吧。
当你刚想着,好歹这个项目完成了,该坐下来品品自己前年买的明前新茶的时候,问题来了。
刚交付不久的软件出问题了,整个业务部门都歇菜了。
你祭出了当年拿手的重启电脑的法宝(当然,现在是在云上重启了服务,呵呵)。木有效果。
你找到那个服务商的联系方式,一脸苦闷的拨通了电话。
可能的情况:我们的工程师在一个项目上那,过两个礼拜就来处理。
当然,也可能是这个情况:真抱歉呐,咱这个项目的工程师离职啦,试试重启一下服务吧(你心里已经有一种动物狂奔而过了)
如果你有同感,而且已经快哭晕在洗手间,那我们就来琢磨琢磨对策。
其实,真实的情况也没有那么糟糕。
况且,把非核心的软件开发任务外包出去,获得专业团队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专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内部资源和组织,这个已经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了。
其实方法还是有的。有机会,继续和各位老师探讨。。。